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首页 新就业群体

精准就业暖人心 海城街道助力“新市民”开启新生活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09-12 10:09

  9月9日下午6点,海原县海城街道东城社区门口的市集熙熙攘攘,张彩霞牵着刚放学的儿子在摊位间穿行。她笑着指了指水果摊:“想吃啥,咱就买啥!”一年前,为了孩子上学,张彩霞从农村搬到县城,成为“新市民”,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的“春风行动”招聘会。在社区书记黎盛生的鼓励下,张彩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现场。没想到,伊光饭店正在招聘服务员并提供带薪培训。“经理当场就说需要我这样踏实肯干的人。”如今,她每月能挣3000元,还有社保,工作地点离家仅10分钟路程,完全不耽误接送孩子。挑着金黄的枇杷,她脸上写满自信。

  像张彩霞这样的故事,在海城街道并非个例。街道负责人介绍,当地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动态摸排劳动力资源,重点针对新迁入户籍群体,通过社区登记、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就业需求。目前,已收集270余名新迁入劳动力信息,其中20—45岁人群占65%,成为重点服务对象。

  两个孩子的母亲李楠也曾面临困境。因为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工作,她虽想去饭店上班,却因只会做家常菜而缺乏信心。5月,社区就业服务站推荐她参加街道免费的“中式面点”培训班。“老师手把手教,我学会了做花式面点。”结业后,李楠顺利入职华府饭店担任面点师,月薪3800多元。

  “不仅要让群众‘有活干’,更要让他们‘干得好、挣得多'。”街道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已举办15场专场招聘,提供岗位500余个,新增就业9200人,同比增长18%。同时,针对技能短板开展“订单式”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竞争力。

  对于就业困难群体,街道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肢体残疾的赵德(化名)被安置到社区绿化岗位,每月稳定收入2000元,还能兼顾家庭。

  为消除“新市民”后顾之忧,街道还联动教育、卫健部门,解决子女入学、养老等需求。今年以来,已协调入学120例,提供养老咨询80次,满意度达98%。“现在既能赚钱,孩子上学也踏实,真是把日子过亮了!”张彩霞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