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首页凝聚服务群众 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
首页 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彩礼归“礼”新风来

稿件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 2025-09-04 19:37

  彩礼如何既传承传统婚嫁习俗,又不增添家庭负担?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果园村村民张杰、马玉红夫妇用“收而返之”的方式给出答案,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2023年,张杰的女儿步入谈婚论嫁阶段。“咱家一儿一女,既懂给彩礼方的难处,也知收彩礼方的考虑。”张杰与妻子商量收彩礼的事。其实,张杰的话道出了不少家庭的心声——对多数家庭而言,少则八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的彩礼,不仅让男方愁“凑钱”,而且让婚后小两口忧“还债”。张杰深知,高额彩礼的攀比之风绝不能跟。

  老两口反复合计,最终决定:在男方家庭承受范围内收取彩礼,婚后再将这笔钱全额交给小两口。女婿痛快应允,最终定下6万元彩礼,既圆了传统婚嫁习俗,又不影响小家庭幸福。

  走进果园村,彩绘墙、文化长廊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宣传内容与先进事迹相呼应;民俗文化园内,村民正在排练自编自导的《移风易俗新风美》,“三句半”的诙谐形式、接地气的语言,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浸润人心。“村里制定了婚丧喜庆村规民约,明确彩礼不超6万元、婚宴不超10桌、礼金不超200元,让宴席、随礼标准更规范。”果园村党支部书记万聚宝介绍。

  果园村的实践,正是大武口区星海镇推动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星海镇以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为突破口,引导各村将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建立婚丧嫁娶“限高”标准,成立红白理事会;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转变观念。各村还创新推出“积分超市”,对践行“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给予积分奖励。目前,大武口区12个行政村已实现村级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全覆盖,彩礼倡导标准、人情礼金、婚宴规格等均纳入村规民约。

  “婚事新办不仅省钱少债,还能得奖励!”这是如今大武口区村民的真切感受。2024年,大武口区出台《大武口区2024年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清单》,为“零彩礼”“低彩礼”家庭颁发光荣证与礼遇补助,符合条件者可享免费乘公交、购物优惠等福利,以正向激励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为了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大武口区还通过多样化活动、接地气宣传等方式强化文化认同。在大武口区长兴街道兴民村送戏下乡现场,曲艺《借彩礼》、快板《移风易俗新风赞》、小品《一只破碗》等由各村自编自导的节目,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艺术表演,用家乡话讲大道理,村民听得懂、有共鸣,台下观众好评与掌声不断。

  大武口区搭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线上推出《彩礼风波》《坚强和翠花的爱情故事》等微电影、短视频、情景剧;线下借农贸集市、“三下乡”演出等节点开展主题宣传,让宣传更有广度。“今年以来,我们开展抵制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主题宣讲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选树‘零彩礼’‘低彩礼’先进典型42对,发放光荣证15份。”大武口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白丽娜表示,一系列举措正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嫁观,让文明新风从理念倡导走向生动实践。

  让彩礼回归“礼”的本真,让新风取代旧俗。如今,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已得到了有效遏制,文明婚嫁新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温暖注脚,绘就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