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用心用情让服务“满格”
今年以来,固原市各社区健全网格员队伍,优化网格服务供给,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优势,把社区网格变成连接社会“神经末梢”的“触角”,及时感知群众需要,提升服务质效,让网格化服务迸发新活力,激励社区工作者——
用心用情让服务“满格”
用好人才健全网格队伍
原州区北塬街道文化巷社区管理着26个小区,针对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问题繁多的情况,社区聘请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员和居民代表为“红色管家”,让他们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治理、物业管理、矛盾纠纷排查等事务,并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者,让居民的难题早发现、早解决,提高了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
聘请“红色管家”是我市优化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全市多个社区吸纳老党员、居民代表、退休人员、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网格员,健全全职兼职网格员服务体系。部分社区联动志愿服务开展陪伴照料、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活动,将网格服务从“物质帮扶”延伸至“精神关怀”,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在今年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泾源县香水镇香水社区入选“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社区将离退休党员、在职职工、家庭妇女、大学生等群体组成10支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
另外,今年各县(区)多次招聘社区工作者,补充281名社区工作者担任专职网格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58个社区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已达到城镇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配备标准,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用心倾听优化网格服务
“咱们社区里面要是有推拿的地方就好了。”“人老了,腿脚不利索,去外面的中医馆太麻烦了。”今年3月,原州区古雁街道雁岭社区党委书记丁存琴在社区议事长廊里宣讲完政策后,组织大家开了一次“板凳会”,居民你一言我一语诉说需求。不久,社区便开始寻找相关医疗资源,为居民在社区内建造养生馆。
无论是线下和居民面对面直接沟通,还是线上依托微信群随时交流,社区网格员用心倾听群众需求。为了及时了解居民需要,优化网格服务,各社区充分利用线下线上渠道开展工作。线下全市网格员定期走访,开展“敲门行动”,走访居民10万余户,覆盖80%以上家庭,收集共性需求30项514条,个性需求32项1462条。随后,精准匹配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00余件。
一直以来,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是社区网格员长期关注对象。彭阳县白阳镇茹河街社区是彭阳县最大的移民社区,有残疾人126户,孤儿6人,在定期走访中,了解困难群体生活需求、健康状况,协助申请帮扶政策、代办服务事项,让特殊群体“有人管、有人帮”早已成为社区网格员日常工作。茹河街社区居民王志和因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就业困难,社区网格员帮他联系到社区帮扶车间工作,离家近,工作简单易操作,王志和十分满意。
用活理念激发群众主动性
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二下午,古雁街道西城路社区都要开展“民主议政”活动,活动已坚持近十年,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重要日程”。西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伏小粉说:“这一时段,社区会宣传和解读最新的政策,社区居民代表齐聚一堂,也就最近小区发生的要事进行协商,包括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各类大小事务。”
前不久金城花园小区二楼业主房屋漏水,淹了楼下商品房,双方因为赔偿问题未能达成共识,争执不下。在周二的“民主议政”活动上,社区居民代表和矛盾双方面对面倾听诉求,大家一起出主意,协商结果,最终达成和解。这种方式产生了群策群力的效果,事情很快得到解决。
社区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宣传自治理念,推动群众治理理念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激发了群众主动性。今年以来,各社区针对网格内的公共事务、邻里矛盾、发展难题,主动搭建“微协商”平台,邀请党员骨干、物业人员、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议事,通过“圆桌会议”“院落协商”等形式,开展民主协商2127场次,参加议事协商人员2.5万人次,解决实际问题2027件,有效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有力推动“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助推自治能力提升。
为了让基层治理“耳聪目明”,社区通过意见箱、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全方位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发挥群众智慧,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精准参考。群众参与让社区治理从被动变主动,目前全市有效解决950余人就业问题,处理小区楼院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1100余件,实现“民有所想、我有所应”。(记者 兰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