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首页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首页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石嘴山市桥西社区:这群“银发翻译官”,让居民读懂小区改造的“长远甜”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09-08 10:44

  这几天,家住石嘴山市惠农区育才街道桥西社区市医院家属楼的居民心情舒爽极了:院子里的路铺得和柏油马路一样好,暖气管、燃气管道、上下水管排布规整。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居民们还因小区改造而怨声载道。这样的改变离不开“银发翻译官”的帮忙。

  在桥西社区,有一个由十多名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邻里帮帮团”,每当遇到居民难打开的心结,他们上阵解难题,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银发翻译官”。为啥?“因为他们用家常话和实在理给我们解读政策,我们一听就懂了。”9月4日,居民小刘向记者解释道。

  “银发翻译官”黄焯田(左一)和小区居民沟通,了解群众诉求。(图片由桥西社区提供)

  黄焯田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今年4月,市医院家属楼启动包括路面硬化、面包砖铺设、“四管”改造等工程。开始施工后,由于路面开挖,院子里到处都是坑,居民出行不便,更无法停车。一时间,怨言四起。86岁的黄焯田听到后,捧着改造方案,在居民楼前开起了“现场讲解会”。

  “你们想啊,这个家属院已经40多年了,暖气管经常跑冒滴漏,大家难道都忘了?以前小区也改造过几次,但治标不治本,这次好不容易争取改造项目,再不抓住机会,以后再想动工可就难了。咱们要理解施工方,多配合,等过几个月改造好了,那时候路面宽敞,管子也都是崭新的,想想都舒心得很啊!”

  类似这样的“翻译”,黄焯田不止说了一遍。有居民嫌施工有噪声,也有居民嫌开挖的路面影响通行,黄焯田一次次给做工作:“这次改造可以彻底解决咱们小区308户居民的‘急难愁盼’,施工中有噪声影响大家,这也难免,我们应该从长远看;最近30多度高温,施工人员汗流浃背,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多理解……”

  听了黄焯田的话,居民们的埋怨声少了,也开始畅想施工后的小区新颜。

  “文件语言太专业,老百姓听着犯怵,咱就得当好‘解码器’。”黄焯田说。除了小区改造,每次推行新政策,黄焯田和“邻里帮帮团”的其他老人们带头学深悟透,跳出政策文件的书面语,用居民熟悉的大白话解读政策,让居民了解民生工作。如今,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和实施进度、医保报销比例调整、申报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经“银发翻译官”们“翻译”后,从抽象的政策转化成了群众能感知的实在事,从纸面走到了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