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促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通过健全党组织体系、搭建多方参与平台、提升服务质效等举措,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精准服务,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转变,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筑牢社区治理“主心骨”。出台《西夏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工作规则》等文件,区委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基层治理工作的难点问题。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居民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成立社区党委52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1个,小区(网格)党支部194个,网格党小组580个,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覆盖网络。同时,招录社区工作者,强化社区工作者培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基层治理夯实人才根基。
多方参与,构建社区治理“同心圆”。凝聚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推动治理力量下沉社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志愿者等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其担任移动网格员、食品安全监督员、反诈宣传员等,让多方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通过“庭院议事会”“板凳会”“比邻议事板”等形式,开展议事协商,累计协商解决居民事项500余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共建单位、居民代表等合力破解突出问题,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大家事大家管”。吸纳退休党员、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等组建人民调解队伍,调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推动西夏区680家社区社会组织、281支志愿者服务队、15家社会慈善机构参与社区治理。打造2个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服务站,在养老、托幼、助残等领域培育品牌项目。
精准服务,掌握社区治理“需求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制度革新与服务升级,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建立社区事务准入审核及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列明之外无责任”,让社区服务聚焦民生需求。目前,辖区居民到社区咨询政策的频次从月均327人次降至108人次,同比下降66.9%;群众矛盾纠纷调解量从每月119件减至68件,同比下降42.9%,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优化服务模式,压减服务窗口,将分散功能整合为“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平台,让工作人员从烦琐的前台业务中解放出来,主动下沉社区收集需求、排查隐患、化解矛盾,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作者:李慧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委社会工作部)